谢维军谈客串中卫,新角色新挑战,于根伟要求我做简单的事
在最近一轮中超联赛中,天津津门虎队主场迎战劲旅上海申花,球队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排出了一套颇具新意的阵容,最引人注目的调整之一,是原本司职前锋的高中锋谢维军,意外地出现在了中后卫的位置上,这一大胆的变阵最终帮助球队顽强逼平对手,赛后,谢维军本人首次公开谈及了这个全新的角色。
“说实话,我并不经常踢这个位置,”谢维军在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时坦言,语气中带着一丝坦诚与新鲜感,“但于总(于根伟指导)在赛前找到了我,跟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,他的要求非常明确:忘记复杂的事情,在这个新位置上,我只需要专注于完成最简单、最本质的任务。”
临危受命,战术需要下的意外之选
本场比赛,津门虎队后防线遭遇严重伤病潮,两名主力中卫双双缺阵,面对积分榜前列、攻击力强大的上海申花,主帅于根伟在排兵布阵上遇到了巨大难题,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:启用身高超过1米90、空中优势明显的谢维军来担任中卫。
这一调整并非毫无征兆,在平时的训练中,谢维军偶尔会在分组对抗中客串后卫,以模拟对手的高大前锋,在正式比赛中首发担任中卫,对他而言仍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。
“教练组看中的可能是我的身高和头球能力吧,”谢维军分析道,“申花的进攻很依赖高空球和传中,于总希望我在防守端能首先确保制空权,化解对方的长传冲吊。”
“做简单的事”:于根伟的战术哲学
当被问及如何适应这个陌生位置时,谢维军反复提到了于根伟给他的关键指示:“做简单的事情(Do the simple things)”。
“于总告诉我,不要想得太复杂,”谢维军详细解释道,“在中卫位置上,我的任务被分解为几个清晰的要点:第一,优先处理高空球,确保第一点解围;第二,位置感重于一切,时刻保持与队友的合理距离,组成防守链条;第三,得球后以最安全、最快速的方式交给身边的队友或者后腰,绝不拖沓和冒险。”
这种化繁为简的指导,有效地减轻了谢维军面对新角色的心理负担,他不需要立刻成为一名出球型中卫,也不需要他带球突进,他需要做的,就是发挥自身已有的身体优势,并将防守职责纯粹化。
“其实踢起来发现,这个思路非常有效,”谢维军笑着说,“当你只专注于这几件‘简单’的事情时,反而不会紧张,失误也变少了,整个防守体系运转起来,靠的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。”
全队体系的支撑与队友的沟通是关键
谢维军强调,他能够较好地完成中卫任务,离不开整个团队体系的支撑和队友不断的提醒。
“我的搭档(另一名中卫)一直在不停地和我交流,告诉我该站在什么位置,什么时候上前,什么时候回收,边后卫和双后腰也给了我巨大的保护,他们主动承担了更多出球和组织的工作,让我可以安心地专注于纯粹的防守。”
这场比赛,津门虎队的整体防守纪律性极强,全队用频繁的跑动和协作弥补了个人位置上的生疏,谢维军多次利用头球化解了对方的传中,交出了多次关键解围的答卷,虽然也有几次处理球显得略显犹豫,但总体上圆满完成了战术任务。
从锋线到后卫的独特视角
作为一名前锋改打后卫,谢维军表示这段独特的经历让他对比赛有了更立体的理解。
“站在后卫线上,你看比赛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,你能更清楚地看到对手前锋的跑动路线和习惯,他们什么时候想前插,什么时候在佯跑,什么时候准备接应长传——这些我以前作为前锋时习以为常的动作,现在从防守者角度看,变得格外清晰。”
他开玩笑地说:“这段经历可能对我以后踢前锋也有帮助,现在我更了解后卫们害怕什么样的进攻球员了。”
于根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也点评了爱将的表现:“我为他感到骄傲,小谢展现了一名职业球员应有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,他完全听从了战术安排,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,这场比赛的这一分,是全队努力的结果,也有他的一份重要功劳。”
一切为了团队
当被问及这是否会成为他未来的常规位置时,谢维军保持了开放的态度,但强调一切听从教练安排。
“我的主要位置还是前锋,我会继续为提高进攻端的效率和进球数而努力,如果球队未来再次需要我出现在防线上,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顶上去,最重要的是团队需要我做什么,而不是我个人习惯踢什么位置。”
这种“一切为了团队”的精神,正是于根伟麾下这支津门虎队最显著的标签,在伤病潮的侵袭下,球队没有抱怨命运,而是通过灵活的战术调整和球员们极强的适应性,共渡难关。
谢维军的这次“客串”经历,不仅为球队抢得了宝贵的一分,也为中超赛场增添了一段有趣的战术佳话,它生动地诠释了现代足球对球员多功能性的要求,以及团队协作高于一切的竞技哲学,于根伟化繁为简的“做简单的事”这一指令,或许不仅适用于一场比赛的中卫位置,更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足球智慧。